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契机,以引领青年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重点,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坚持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志愿服务、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的有机结合,我校16个社会实践团于6-8月集中开展了暑期“叁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期间,校党委副书记张立青、副校长吴泽俊等学校党政领导在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纷纷走下基层,检查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并看望了带队教师和实践队员。
在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各实践团队顺利完成了各项实践安排。研究生社会实践团赴九江开展了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调研,在获取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手资料的同时,还举行了“同创城市水生态,共建绿色文明城”的公益宣传活动”;团学干部实践团赴婺源江湾村开展了古村落卫生建设及文化保护调研、关爱留守儿童、举办才艺展示等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骨干、学生社团赴抚州市金溪县了解当地农业生产状况、传播现代农业发展知识,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服务基层,服务百姓;学生资助服务中心赴赣州安远县开展留守儿童现状调研、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成长以及物资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并对当地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前往宜春市袁州区、万载县等地,针对现代农业发展、耕地占补平衡等社会焦点问题开展调研和支农服务,并根据调研数据和实验结果,形成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调查报告。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赴吉安市峡江县深入了解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发展现状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重点走访蒋沙移民新村,了解了水利枢纽承建时移民工作的开展情况、如今移民新村的建设情况,以及水利枢纽工程前后给周围村镇居民带来的生活及心理变化,并询问了村民对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的看法;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赴彭泽浩山乡开展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服务项目,进行了一系列的儿童安全知识宣讲及拓展活动;信息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前往南昌县阳门村开展了家电义务维修、义务家教、关爱孤寡老人及留守儿童等活动;工商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赴南昌市进贤县开展以“勤学创新筑品质笃实创业耀青春”为主题的专项调研活动,了解当地人以毛笔文化为主的创新创业事迹、汇编当地青年创业故事,进行创新创业宣传活动,调研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经济贸易学院社会实践团赴吉安永丰开展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活动,为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人文与艺术学院社会实践团实地走访赣州龙南、定南、全南等地进行客家围屋文化调研,将围屋的建筑、历史、文化、民俗等知识缀合,做出了综合的研究和详细客观的调查分析报告;理学院社会实践团赴高安市开展农村饮用水安全调研,对影响农村居民饮用水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编制了调研报告;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团以抗战胜利70周年为契机,通过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重走小平小道,追寻“八一起义”到当代建设的足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叁严叁实”、及“四个全面”精神;国际教育学院社会实践团实地走访高安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对蔬菜种植现状进行调研,并针对当地留守儿童开展一系列的关爱活动。瑶湖学院社会实践团一分队和二分队分别赴宜丰县双峰乡、樟树市张家山街道开展农村小学师资现状、农村敬老院运营现状、农业水利现状等方面的调研活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评价,编制了相应的调研报告,为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献言献策。
今年,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取得了显着的成绩。截至目前,各团队社会实践过程中开展调研100余次、进行相关实验30余次,在乡村开展义务家教50余次,陪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娱乐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50余次,发放宣传单10000余份,建立了6个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另外,中国青年网、中国江西网、江西青年网、长江网、大江网、大众网等省内外新闻媒体对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阶段性或全程跟踪报道。
据悉,学校还将在10月中旬举行大学生暑期志愿者“叁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表彰大会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挖掘典型、巩固实践成果。(校团委供稿)

党委副书记张立青出席实践基地签约仪式

副校长吴泽俊慰问社会实践团
实践团成员进行问卷调查
实践团成员关爱敬老院孤寡老人